找到相关内容45篇,用时2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青原开山祖行思禅师

    译思惟修、或译静虑,为思惟真理、静息念虑之法,原为三学之一。初祖达摩,天竺人,梁魏之世,来中国传佛心印,其法唯静坐默念,发明佛心,凝工夫而已,其外相一等于禅那。故称为禅宗。禅宗有如来禅、祖师禅之称。以经论所说,所摄之禅为如来禅,达摩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。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,则与其谓为禅宗,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。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(花),迦叶破颜为笑,为第一祖。二十八传至达靡,为东土初祖,在少林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0243839.html
  • 佛教布施与福报

    布施是菩萨之一,乃成佛之方法。布施的定义是以无吝啬或不舍得的心施舍,其关键在于布施的心,而非布施的物。  布施有不同层次,若以利益众生而发愿成佛的心行施,这是成佛的因;若以为求解脱之心行施,此即...一种薰烟供养法门亦十分适合在家居士积福之用。这种供养同时供养所有圣众,也布施予所有道众生。烟供的对象有四组,一为三宝众,二为具功德众,三为道有情,四为冤敌及魔众。在对三宝众行供时,我们以恭敬心作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4457854.html
  • 传开大师开示--嗔心如虎

    我们过去父母、未来佛之后,自然会生起 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 之心,就不会有恼怒众生之心。即使别人对我有损害的地方,也能宽恕和容忍他们。忍辱度,是之一。“ 佛说无为最,忍辱第一道”、“莫大之祸,皆... 传开大师开示--嗔心如虎 (1992年6月间,在武宁县城开示) 嗔心,就是嗔恚无忍的心,为三毒之一。人若生了嗔心,便使自已的理智丧失,忘却本性,一不顺心,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,因此造业受报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376569.html
  • 布施与福报--积福之道开示 :福份无量

    布施与福报--积福之道开示 :福份无量 布施与福报 布施是菩萨之一,乃成佛之方法。布施的定义是以无吝啬或不舍得的心施舍,其关键在于布施的心,而非布施的物。 布施有不同层次,若以利益众生而...一种熏烟供养法门亦十分适合在家居士积福之用。这种供养同时供养所有圣众,也布施予所有道众生。烟供的对象有四组,一为三宝众,二为具功德众,三为道有情,四为冤敌及魔众。在对三宝众行供时,我们以恭敬心作供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4381424.html
  • 尸舍婆林菩提叶

    石;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,譬如钻火未热而息,虽欲得火,火难可得。是名精进。”   “精进”二字在佛教中很为重要,是菩萨行中之一是欲成佛道所必须实践的种德目,包括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...譬如早些年中国人乘公共车,从南方到北方,从东岸到西陲,几乎都是蜂拥而上,老人、带小孩的,妇女或被挤到一边或被裹在脚下。此时此刻,有几个挤车的人能意识到这就是“诸恶”之一呢?人们习以为常,使心安理得。因此...

    李家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33582410.html
  • 论佛教戒律的现代意义及走向

    首,大乘之一。其根本精神可以归结为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佛教道德对于善、恶行为有非常详细的划分,如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的心所法中划分了包括惭、愧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精进、轻安等11种善行,和与之相反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种根本烦恼以及由根本烦恼所派生的随烦恼20种。佛教戒律是在对善、恶行为有明确的划分上再加以制度化,以规范人的行为。   佛教戒律从广义上讲涵盖一切正行,从狭义上讲则重在五戒...

    翟艳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41183474.html
  • 云栖本师行略

    医药等四种日常生活所需。敷:足够。  (24) 化主:专门负责向信众募化,以维持寺院日常所需的僧职。  (25) 檀度:即布施,为之一。  (26) 惓惓:同“拳拳”,真挚诚恳之意。  (27) ...字佛慧。别号莲池,志西方也。后汤果践前约,为比丘尼,事具本传中。又先师一载而逝,亦大奇矣。  师既得戒,遍访名山,历参知识。时辨融、笑岩两禅师,宗风并振。师往诣入室,多所契合。载崎岖坎壈,行头陀行(8)...

    释广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0240479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

    世间五食。七食,谓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需睡眠等食,加上第七不放逸食。不放逸,为善心所之一,谓严格约束自己,净化自心,不受尘垢的污染,勤修三学等佛法,它是获得涅槃解脱之本,故不放逸称涅槃之食。从别一...善法的前提或第一步,善欲增长叫做精进,精进与智慧、慈悲并称为佛教的主要精神,佛陀在许多经中倡导精进,以精进为大乘菩萨必修的之一,贯穿其余诸度。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九七解释经中佛说“一切诸法欲为根本”之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151943.html
  • 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

    过程中,与一切众生相处时应当遵守的四种行为准则。这四种行为准则是:一布施摄,二爱语摄,三利行摄,四同事摄。   布施摄,布施即以财物或真理(佛法)施与他人,为对治贪嗔之心。布施为之一’...心,使此菩提心坚固而不退转:又引起大乘佛教修行者於未来之际,常作各种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之事。   除了发大悲心外,大乘佛教在宗教修行和道德实践中还以四摄为基本内容。度亦称波罗蜜,是佛教所说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0561612.html
  • 略论大乘佛教的道德理想

      布施摄,布施即以财物或真理(佛法)施与他人,为对治贪嗔之心。布施为之一,但四摄中的布施摄与中的布施略有区别。布施摄为针对众生而起,其目的是为使众生于佛道修行起亲近和爱念之心,从而慢慢接近...方面来讲,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大乘菩萨行者于未来之际,常作各种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之事。   菩萨除了发大悲心,以慈悲精神为修行之根本外,还要在宗教实践中修行四摄。所谓,亦称波罗蜜,是佛教所说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4665666.html